有一个朋友,她的哥哥和嫂子自己谈的恋爱。结婚生子已经14年,但她哥哥却突然发现嫂子出轨很长时间了。
她说哥哥平常对嫂子无微不至,嫂子不想上班也不在意,甚至将工资都上缴给她。
平常两人的感情也很好,可是嫂子还是出轨了,她很难理解为什么?
以日本著名文学家者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为例,书中的主人公久木祥一郎以及松原凛子原本有着体面的工作,完整的家庭,生活十分稳定。
但两人在一次邂逅之后,发现已经爱上了对方,于是果断抛下了原有的家庭和社会当中的看法,选择为了爱情在一起。
同时两人也明白这种关系无法长久维持,最终选择在感情最浓烈时一起结束生命。
当记者询问渡边淳一,为何总会有许多这样的“婚外情”故事时,渡边回答,也许对很多已经有了家庭和子女的中年人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受到了生活和世俗的束缚。
当然,婚姻中出轨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因此看待这类事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潜在原因
情感需求的错位
题主哥哥的”无微不至”也许更多体现在物质和日常照料上,而嫂子可能更需要情感共鸣、精神交流或被欣赏的感觉。
关怀≠理解,若嫂子在婚姻中感到孤独,即使生活安稳,也可能向外寻求精神慰藉。
同时,对“好丈夫”的误解,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过度的单方面付出可能会导致关系失衡,当一方长期处于被照顾的角色时,反而容易因为生活缺乏自主性而感到压抑。
而出轨被当成是在反抗”被安排的人生”,追寻内心所谓的解脱和自由。
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长期不工作可能会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出轨是在寻求被需要、被肯定的感觉。
在婚姻中当惯了“小透明”,容易被突如其来的“重视”所诱惑。
从“可有可无”到“强存在感”,往往容易引起内心强烈的情绪波动,通常被误解为“心动”。
同时,长期的婚姻生活容易存在生活模式固化,出轨可能是内心对“失去的青春”的补偿。
通过新鲜且刺激的婚外情,得到暂时性自我认同,侧面论证了“我还没老”。
关系权力的失衡
经济依赖并不一定有安全感,即使对方将工资全数上缴,内心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产生“被控制”的感觉。
比如当上缴工资的一方把自己打造成“功臣”,着重强调和炫耀自己对家庭的贡献。
而被“养”的一方,则可能会被认为“对家庭无用”,从而滋生反抗心理。
表面和谐的婚姻也可能掩盖着悬而未决的矛盾,压抑真实需求反而容易爆发剧烈冲突。
出轨者的心理问题
部分人会对出轨“上瘾”,通过不断寻求新鲜刺激的关系来获得短暂的快感。
这种行为与婚姻质量无关,只是单纯的个人情感心理问题。
同时还有部分人将出轨当成“代偿行为”,可能是由原生家庭存在情感忽视所引起。
因此总会在无意识中“破坏稳定关系”,并且这种情况会重复出现。
理性应对
避免错误归因
哥哥对家庭的付出值得肯定,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对老婆太好才会出轨”。
出轨本质上是出轨者的个人选择,表面上只能看出其处理关系的方式存在错误。
重建沟通模式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暂时分居,先让情绪缓冲再进行对话,避免做出极端行为。
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可以用“我感到—”表达自己的受伤心情,而不是指责对方行为。
同时确认对方是否愿意坦诚沟通,如果愿意,那就需要认真倾听对方的陈述。
重点在于,尝试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辩论彼此的对错。
评估真实情况
单方面付出努力的婚姻不会长久,因此需要评估真实情况再做决策。
首先需要确认出轨者是否真正醒悟,是否愿意继续承担婚姻责任,以及是否愿意携手共进。
如果任意一方不愿意继续婚姻关系,那就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最好是能够协议离婚,不然就得注意收集证据以备诉讼离婚。
旁观者态度
保持边界感
作为朋友或者亲属,我们能做的只是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旁观者不能太过介入别人的生活,更不能帮别人做决定。
同时还要避免成为“情绪垃圾桶”,因为这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避免道德审判
有时候旁观者出于怜悯的心理,容易产生偏见。
虽然出轨是错误行为,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别人的价值。
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别人,因为这样做不利于解决问题。
结语
婚姻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双方,比如是否愿意直面问题。
是否原谅出轨者,这件事本身没有标准答案,它只是一道关于未来的选择题。
但要记住,任何选择都应建立在真实评估自我需求的基础上。
对于被背叛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需要重建自我价值认同,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最后借用高三老师说过的一段话:
当一个人说我爱你的时候,他是真的爱你,所有的天长地久的誓言也是真的;但如果有一天他不爱你了,可能是真的不爱了,也请不要怀疑当时他说爱你时的那份真心。
挽回咨询添加微信: zywanhui01
原创:木堇情感
咨询请点击:微信或公众号
转载引用须注明出处,侵权必究